中国水利电力物资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公司”)不断完善线缆业务管理体系,促使各项工作稳步提质增效,近期,公司陆续制定并完善了《线缆业务管理办法》等9项专业化管理制度,建立抽检方案、质量问题处理机制等质量管控流程;建立资深专家库,组建线缆业务技术支撑;定期组织线缆技术培训,打造专业化技术团队,在行业中开先河。
该公司通过以下措施提高线缆质量管控:
(一)采用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价值管理,全面提升质量。在确保“规范、质量、效率、效益”的前提下,结合供应链管理、供应商战略管理、库存管理、电缆标准设计选型,从电缆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价值管理角度出发,通过电缆设计选型优化、技术服务、信息化管理,建立战略合作机制,采取统筹计划、统筹订单、统筹结算、加强质量控制、加强风险控制、加强供应商评价订单管理、监理监督检查等手段对电缆采购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进行深度优化和创新。
(二)在采购阶段规范质量标准,细化质量要求。在采购源头质量管控,执行的招标项目,加强招标文件逐级审查,明确质量规定、质量要求等条款,包含了有关质量管控节点有关工作要求和说明。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技术条款中有关质量的技术参数,确保与招标投标文件无实质性变化,约定监造、出厂验收放行管理、抽检、到货验收、到货抽检等质量管控有关内容。
(三)在执行阶段加强质量监督,促进质量提升。将监造作为质量管控的重要措施,约定将监理出厂质量放行单与产品交付和资金支付挂钩。将质量控制措施前移,在线缆生产阶段采取在线监测的监理手段。组织项目单位、供应商、监理、施工等相关人员进行验收,支付到货款必须有到货验收单。按到货批次情况,每个型号均抽取样品检验,由第三方检测单位出具抽检报告。
(四)促进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实现互惠共赢。将供应商质量管理纳入日常质量管控中,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进行监测,按年度开展履约后评价,动态评价整体产品质量管控情况。对于重复出现同一质量问题的厂家,要求其从制造工艺上进行排查;分析产品质量问题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上海公司线缆业务坚持规范采购流程,保障物资供应,控制质量和成本,为项目单位提供线缆优化设计及技术咨询服务,达到在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上位于国内集团化采购单位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