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文化宣贯

追求卓越——多角度的风电物资 保供人刘建飞事迹

作者:
来源:重工事业部
日期:2024-05-29

“卓越文化”是新时代新使命对中国大唐的强烈驱动,是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唐的传承创新。在卓越文化的感召下,重工事业部刘建飞同志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2023年,他带领合同执行一部全体职员,完成16个风电项目物资交付,累计183万千瓦主机、塔筒物资生产任务。其中,锦屏西项目是历年来执行的机组数量最多、建设工期最短、机组类型最复杂、配送匹配难度最大的项目,历时9个月,约265天,共计交付172套主机、塔筒设备,创下了重工事业部单一项目交付数量最多,交付时间最短的记录。

在应收账款清欠工作方面,刘建飞同志创新思路,首先摸清应收款基本盘,逐个梳理应收款,按月从项目经理到部门对应收款区域、账龄、性质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逐个项目核对收款及开票情况,以及初验款、质保金的金额及到期时间,细化已到期可收回款项。根据综合回收难度进行分级,成立应收账款小组,建立清欠工作台账并制定了详细的催款方案,以前十大欠款单位为重点目标,积极与项目单位协调解决问题,主动联系供应商到现场开展设备消缺工作,全力配合项目公司完成验收工作,摸清项目到期验收时间节点,了解回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召开应收账款清欠推进会,千方百计压缩回款周期,全程跟进清欠进度,确保清欠措施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实现销售收入35.8亿,实现利润4072万。已回收应收账款33.7亿元。刘建飞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卓越文化。


一、保供路上的“老江湖”

人虽然未老、“江湖”已老。作为部门副经理,刘建飞的年龄不算大,但是在风电保供这件事上刘建飞则是货真价实的“老江湖”。2013年入职时,重工事业部风电业务刚刚起步。随着风电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刘建飞在工作上不断趋于成熟。第一次招标、第一次框架、第一次解决突发问题,无数个第一次背后离不开刘建飞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努力奋斗。经过几年时间,刘建飞闯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重工事业部最开始风电业务人员仅有2人,在刘建飞的悉心培养下,带出了几十名项目经理。刘建飞将自己20多岁时最好的青春时光都奉献给了重工事业部的风电业务。


二、面对问题的“狠角色”

在和善的态度下,他是个解决问题的“狠角色”。刘建飞体态微胖,面容和善、不笑不说话,与工程人中常见的“暴脾气”完全不同,情绪及其稳定,但在风电保供工作上他却是“难缠的狠角色”。2020年某项目物资保供最危险的时刻,刘建飞曾单刀赴会赶赴某塔筒厂,硬是从别人手里抢出几十套塔筒产能。他不吵不闹,摆事实讲道理,说的塔筒厂家哑口无言。“狠”的底气,“狠”的成效都来自刘建飞无数个项目的历练和对业务的刻苦钻研。从备料、生产到运输、吊装,没有一个环节刘建飞不懂、不精,制造厂内他是生产专家、吊装现场是施工专家、运输路上他是物流专家。说“行话”、懂专业,厂家无所保留,全力交付大唐设备。这仅仅是刘建飞风电物资保供路上的一个缩影。

三、生活中的好父亲

刘建飞是幸福的,他有拥有一双儿女。为了照顾好孩子,刘建飞每天晚上都要在家加班,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刘建飞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对孩子的学业产成了积极的影响,孩子学习努力名列前茅,并且对风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刘建飞的女儿会跟同学说,我的父亲是供应“电风扇”的,特别大的电风扇,一百多米高、上百吨重,我要好好学习,以后研究更厉害的“电风扇”。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背后体现出的是刘建飞追求卓越,永攀高峰的意志。一路走来,刘建飞始终在工作实践中勇担责任。当前,在集团公司踏上登高望远、创新图强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刘建飞同志决心以“卓越”作为自己的信仰,在集团公司“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微信公众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银河大街6号院1号楼A1座

技术支持:iWing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17: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