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进出口事业部开发的风机叶片表面处理及喷涂无人机+抗结冰涂料解决方案在四川某风场完成实地试验并取得成功。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风电运维领域“无人机 + 抗结冰涂料” 一体化应用的空白,更为破解长期困扰风电行业的叶片结冰难题提供了全新技术路径,为清洁能源高效运维注入新动能。
结冰难题困扰风电运维,传统模式举步维艰
冬季低温天气下,风机叶片表面极易结冰,冰层的附着会改变叶片的气动外形,导致风轮气动效率大幅下降,严重时可使发电量减少 30% 以上,甚至可能因冰层分布不均引发叶片振动加剧,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安全隐患。
长期以来,风电叶片抗结冰处理主要依赖传统人工运维模式。工作人员需借助高空作业平台或绳索悬挂等方式,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进行作业。这种模式不仅受天气影响大,在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下无法开展工作,导致施工周期长、效率低下,而且高空作业风险极高,人员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给风电场运营商带来沉重的运维负担。
无人机显身手,高效安全完成涂装任务
在本次试验现场,针对 2 台风机共6支叶片的表面处理与抗结冰涂料喷涂工作,施工周期仅用1.5天便圆满完成。相较于传统人工模式下至少需要15天甚至更长时间的工期,无人机作业效率实现了数倍提升,大幅缩短了项目周期,减少了因运维导致的风机停机时间,有效提升了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在安全性方面,工作人员无需再身处高空险境,只需在地面安全区域通过控制台进行操作与监控,极大地保障了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项目安全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次试验的高效落地,不仅验证了无人机涂装技术的实战价值,更获得了水科院及业主单位的充分信赖,认为该技术能切实解决运维中的效率与安全痛点,具备极高的落地价值。
目前,无人机涂装技术已展现出清晰的市场推广前景。随着风电场、水电站等场景对高效运维需求的提升,其在降低成本、保障安全、提升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加速推动行业运维模式变革,未来市场应用潜力与效益增长空间可期。
开创全闭环智能运维新范式,无人机 “能看更能修”
本次采用的工业级表面处理及喷涂无人机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成功突破了传统作业模式在安全、效率与成本方面的重重桎梏,更实现了无人机从“智能巡检飞行平台”到“空中作业机器人”的本质跨越,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检测-诊断-处理”一体化闭环,填补了高空精细化自动化作业领域的技术空白。
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数字孪生平台,全闭环无人机运维方案可向多领域拓展。除风电领域叶片表面涂层功能化、塔筒清洗及防腐维护外,还能为光伏、输变电、水电及火电五大核心能源领域提供专业运维服务。无论是光伏组件清洁检测、输变电线路巡检维护,还是火电项目中锅炉水冷壁、烟道、脱硫塔等防腐喷涂以及水电大坝坝面防腐防渗喷涂、泄洪道、消力池抗冲磨涂层喷涂等,该方案都能凭借可量化的运维效果、可复制的作业模式、可扩展的服务能力,提供高价值运维解决方案,真正实现 “无人机即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为能源行业智慧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进出口事业部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贯彻落实 “1335” 指示精神,锚定 “面向市场发展” 的核心方向,推动业务高水平突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