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物资集团在井冈山组织举办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培训时间虽短只有4天但所得到的收获对心灵的冲击和启迪却是非常深刻的。对井冈山从曾经的向往转变成今天的敬仰,我感受到了她的博大、壮美和神圣。在这个中国革命的摇篮我真实地看见了革命先辈们对信仰的忠贞和奉献。在黄洋界哨口的现场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着这一切。
1928年8月的一天,红军以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国民党军队4个团的偷袭军。如何做到的呢?他们动员山上军民,在通往黄洋界的小道上布下了5道防御工事,第一道是“竹钉阵”, 把竹片的两头削尖,其中一头埋在土里,涂上毒药的另一头露出土外,分别在两条小路旁的草丛里布下了几里路长的竹钉防线;第二道是“竹蓠芭障碍”,把竹子围成一排排栅栏,减缓敌人前进速度;第三道是“滚木擂石”, 把石头装在袋子里,袋口用绳子捆紧,敌人一来就割绳子,石头就砸向敌人,大家也叫它“天女散花”,同时短圆木头从山顶滚下去阻击敌人;第四道是“布满竹钉的壕沟”,深挖五尺多深的壕沟,壕沟里埋了大量竹钉;第五道是“石筑的射击掩体”,用石头筑起掩体,掩体前沿的草丛里也插满了竹钉,使敌人难以接近。开战后,慢慢地石头砸光了,木头滚光了,子弹打光了,敌人越来越近了。在这紧急时刻,红军战士把从前缴获敌军的迫击炮经修理抬到了黄洋界上,只有3枚炮弹,果断向敌军发射,可不幸前两发都是哑炮,但第3发炮弹一声巨响,不偏不倚直接命中敌军指挥所。同时群众把鞭炮放在竹筒里燃放,敌人误以为有多挺机关枪在射击,以为我军主力归来,敌人吓得连夜逃跑,红军终于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不管是革命年代的军事斗争,还是当前和平时期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并利用一切先进技术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登上黄洋界,山势巍峨,山雾缭绕。一场霏霏细雨使得崇山峻岭呈现出一幅美妙的“高山幽林雾雨图”。远眺绵延的群山凝视弹痕斑斑的战壕,我不由惊叹,中国革命为什么会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我想这正是井岗山的伟大,是毛泽东的伟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因为这座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她正是用自己的刚烈书写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不朽的井冈山精神,并将之永载史册,亘古不变!
站在井冈山最险要的黄洋界哨口上,耳畔山风猎猎,心底思绪万千。遥想当年那燎原的星星之火,是怎样把无数的青春点燃,铸就了这片杜鹃花盛开土地上的伟大丰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民群众、靠的是理想信念、靠的是坚不可摧的大无畏革命主义精神
黄洋界上的炮声已成昨日,但朱老总肩挑扁担的故事还在传扬,山岗上连绵的翠竹仍在生长。我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是中华儿女的脊梁,是中国梦腾飞的希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必将坚定地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这个丰收的、绚丽的季节我们更由衷地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伟大富强!